当前位置:首页>商业新闻>冬奥产业观察:崇礼3万人端起“雪饭碗”,年轻人回乡月入过万

冬奥产业观察:崇礼3万人端起“雪饭碗”,年轻人回乡月入过万

2024-10-06 10:01:09

【编者按】:新春将至,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一场伟大的盛会即将启幕之际,围绕“冬奥”展开的发展规划、基础建设、产业布局以及品牌走秀、商业路演、公关暗战早已暗潮汹涌。毋庸置疑,奥运的意义不仅限于体育,还包含着大国外交、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和科技金融,可以说,“奥运经济”贯穿于整个赛事的筹备期、举办期和后奥运期。我们有幸见证这一伟大盛会,并亲身感受奥林匹克精神。

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初,中国就曾向世界表示:如申办成功,将是奥林匹克留给中国的另一笔财富。

七年来,崇礼太子城“冬奥小镇”的筹建项目,不断吸引着大批年轻人“返乡”发展。可以说,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正是冬奥会留给这片土地的无尽财富。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崇礼县城冬季长、气温低,且山连山、沟套沟,交通极其不便,导致这里的农业和工业都发展缓慢。年轻人大都选择了出逃,去张家口、北京或者更远的地方打工发展,这里的人称之为“下山”。

如今,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7天,这座昔日的“贫困县”华丽蜕变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奥运之城”。与此同时,这座冰雪之城也为无数返乡的年轻人提供了关于生活、成长以及工作的无限可能。

“一条马路尽是坑,一个警察两头盯,百货商店一个人,蔬菜门市一捆葱... ...”这是几十年前流行于崇礼县的一首歌谣,生动道出了当地的破败与荒凉。

崇礼县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冀晋蒙经济圈的交会点,距离河北张家口只有45公里,开车仅需半个小时,距离北京也仅仅220公里。

虽然地理位置并不偏僻,但是崇礼县冬季长、温度低,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40几度。而且山连山、沟套沟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交通极其不便,这也制约了崇礼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当地居民曾生活贫苦,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作为土生土长的崇礼人,王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降雪就让人心烦,家里面靠烧煤炉取暖,那种早晨起来哆哆嗦嗦穿衣服的感觉,太难忘了。”

2019年,在张家口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崇礼终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随后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要的竞赛场地之一,张家口崇礼县也开始迎来跑步前进般的发展,并逐渐步入公众的视野。

据统计,冬奥申办成功后的首个雪季,崇礼累计接待了205万游客,人均消费额700元,直接收入超过14亿元。

截至目前,崇礼已拥有万龙、云顶、太舞、富龙、银河、多乐美地、长城岭七大滑雪场,雪道169条共162公里。在冰雪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崇礼区也开始大力发展住宿、餐饮等配套行业;源宿、洲际、凯悦、喜来登等国际一线酒店管理品牌都相继落户崇礼。

王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觉得现在的崇礼发展得很好,以前只能在外地吃到的海底捞火锅、串串香等美食如今都开到了家门口。现在的崇礼,让我觉得很舒适,想一直待下去。”

对于学酒店管理出身的王静来说,从未想过能在家门口的大山里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

此时的王静正在云南读大学,她的目标是将来去国际高端星级酒店就业。而这些酒店往往林立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很难想象能与在山沟沟里的崇礼县产生什么瓜葛。

毕业后,王静曾进入了北京洲际酒店实习,尽管距离崇礼老家只有220公里的路程,但当时的崇礼发展机会很少,更没有这样大型的国际酒店。

后来为了个人发展,王静又回到了旅游业发展更加成熟的云南,做起了旅游生意。用王静的话来说,不论是在北京还是云南,能见到和学到的东西更多,赚得也更多,但是当时的崇礼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在王静的印象里,小时候的崇礼特别冷,冬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她的小脸总是冻得通红。而且交通也不发达,从崇礼到张家口要先从家门口搭摩托车去崇礼县城,再倒一趟公交车才能到达,短短50公里的路程,要走3个多小时。

王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小时候去张家口玩,并不是一个开心的事情,路程太远也太冷了。所以,小时候的崇礼让人有一种待不下去的感觉,总是想往外面跑。”

王静一直想逃离这里,不仅是因为气温低、天气冷,更是因为没有适合年轻人发展的机会。以前没有滑雪产业的时候,崇礼的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冬天大家无事可做同时也没有收入,日子过得很苦。

直到去年王静的家门口开了一家星级酒店,就有朋友劝她回来发展。

朋友打电话对王静说,“你本身就是崇礼人,现在家门口开了这么好的酒店,你还不赶紧回来。比起整天在外飘着,现在回来发展也不一定差。”

在朋友的游说和崇礼巨大变化的双重作用下,王静也觉得崇礼老家作为冬奥会主办城市,未来一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回家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

于是王静便下定决心从云南回到了崇礼,2021年10月份王静正式加入到崇礼太子城洲际酒店,负责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

如今的崇礼虽然还是很冷,但是交通、住宿、生活以及工作等条件都在变好。

对于王静形容的寒冷,姜鹏也深有体会。他第一次来到崇礼太子城的时候是某年10月,正好赶上从崇礼县城到太子城的公路刚修好,天气已经有些微凉。进入11月份,崇礼的气温就会达到零下20度左右,1月份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度。姜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作为一个北京人都有点不习惯。”

与王静回乡发展类似,姜鹏是借助冬奥会的文旅项目选择回国发展,负责崇礼太子城小镇酒店及会议会展的管理运营工作。

对于姜鹏来说,这份工作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参与到冬奥会的建设当中,且有机会服务冬奥会;另一方面,从崇礼乘高铁回北京也才半个小时,这也是能在“家门口”找到对口工作的一次绝佳机会。此前,姜鹏一直在国外工作,作为业主方负责国际品牌酒店的运营和管理工作,曾服务过凯悦国际酒店、奥克伍德国际酒店等知名国际酒店。

被公司派到崇礼太子城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姜鹏一直处于每周回一次家的奔波状态,每周五从太子城站出发回家,周一早上再从北京北站坐高铁回来上班。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准备冬奥会赛事的酒店服务工作,以及遵循崇礼太子城的疫情管理措施,像姜鹏这样的大批工作人员已经有3个多月没回家了。从2021年十一假期开始,直至冬奥会完全结束,再完成2周的隔离观察,他们才能回家。

七年来,伴随北京冬奥会的申奥成功,崇礼的冰雪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带动了滑雪、地产、酒店、餐饮等一系列行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是王静,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崇礼人都选择回来发展。他们成为了各大滑雪场的员工,负责雪道魔毯和缆车的运维工作、雪场的造雪工作、雪具大厅的收银员等等。

对于崇礼人来说,冰雪运动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以前全年的收入都靠春夏种地维持,现在冬天可以直接到雪场去工作,这相当于一整年都是有收入的,年收入至少翻倍。

早在2015年,这个人口数量仅仅十余万人的崇礼小镇,贫困发生率接近17%。经过多年的发展,2020年以来,张家口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22万余人,崇礼本地约3万群众端起“雪饭碗”。

据新华社报道,申冬奥成功以来,大量在外打工的崇礼人回乡学习成为滑雪教练,不少人旺季月收入过万。对于崇礼的年轻人而言,如今的崇礼县,到处都是雪具店、餐馆以及KTV等娱乐项目,各个行业在冰雪产业的带动下都开始快速发展。这里供年轻人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不仅是崇礼本地的年轻人开始爱上了自己的家乡,就连那些参与冬奥会帮扶工作的孩子们也看到了崇礼未来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崇礼太子城的服务人员短缺。为此,张家口政府就面向当地四十几所院校征集帮扶志愿者,来自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门可心正是其中一位。

为了支持冬奥会工作,门可心报名申请了帮扶工作人员申请。原本学习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的她,在经过三个月的培训,第一次来到崇礼太子城,负责洲际酒店的餐饮服务工作。

在这里,门可心第一次获得了专业的餐饮服务培训,从铺桌布台布到餐巾口布折花,以及点餐等不同业务等专业培训。专业、细致培训内容,颠覆了她对于餐饮服务的偏见。门可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原本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事实上特别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做好。”

虽然学的是高铁乘务专业,但是经历过冬奥会的酒店餐饮服务培训后,门可心对未来的谋划心生改变。门可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培训的老师都很厉害,冬奥会结束后,如果能留下来就更好了。”

崇礼这座小城,借助冬奥会筹办的机遇发展出了众多国际顶级的服务内容,如酒店服务、会展服务、旅游文化等。

在王静的职业规划里,冬奥会只是一个开始。在冬奥会结束后,伴随崇礼太子城小镇的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四季商街、国际度假酒店群等设施正式对外运营,将为崇礼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

对于像王静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这座昔日的塞外小城,正“脱胎换骨”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冰雪小镇。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以及不输给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正是冬奥会留给崇礼年轻人的宝贵财富。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