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泉州旅游,那么大开元寺一定是每一个游客必定会去的打卡景点!
这座始建于公元692年的寺庙,屹立于泉州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泉州城市的兴衰、王朝的迭代、人类的发展。
作为一个佛教建筑,它和中国大多数的寺庙一样,有山门、有大雄宝殿、有钟楼、古楼,藏经阁,还有全国唯一的双石塔。
双石塔是大开元寺的象征,不给石塔留下一张倩影,那一定会成为旅行中的遗憾。
但今天小编,并不想给大家介绍这两座石塔,而是向大家介绍一下被大多数游客所忽略的大开元寺的另一特征——它是中国唯一拥有“印度教遗存的佛教寺庙”。
印度教与佛教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同时传入中国。据载,新疆、甘肃、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均为印度教早期传入的地区,不少地方建有印度教寺庙,如史载唐朝时广州就曾建有印度教神庙3座,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国仅泉州留下印度教遗存,其他地方只存在史料中。
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蓬勃发展,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汇聚泉州,开展贸易及驻留生活,带来了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基督教等众多异域宗教文化。
请各位想象一下,此时你已穿越到1000多年前的泉州,行走在街道上,你会看到啥?
除了佛教的开元寺,远处儒家的文庙,道教的元妙观,妈祖、关公庙等等中国主流的寺庙外,你还能看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摩尼教的草庵,基督教的教堂,还有印度教的寺庙。
宋朝朱熹曾称泉州为“此地古称佛国,满地皆是圣人”,我想他所说的佛国不仅仅是佛教意义上的,而是融合了各种信仰教派的胜境,圣人也不仅仅是指汉人,而是来自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类。
只是很可惜,到了元末,军阀陈友定之子陈宗海领兵进入泉州后,因为蒲寿庚家族在泉州的作威作福而大肆屠杀外籍商人三日, 甚至有汉人因为有那么一点“胡发高鼻”的样貌就被当成外籍商人杀害,此举直接导致了外商社区的解体,进而重创了泉州作为外商常驻港口的地位。
明清两朝先后因为倭寇、明郑而采取的海禁政策, 就进一步剥夺了泉州的政策优势,泉州逐渐走向衰落。原先的寺庙,没有了信徒的修缮,也逐渐损毁,消失。
不过,印度教在泉州的历史痕迹,并没有就此消逝。现在在大开元寺里,能发现有两处取自于印度教寺庙的石构件,当然这些石构件并非为了大开元寺而打造。在明代崇祯年间郑芝龙出资重修开元寺大雄宝殿时,把它们搬到了大雄宝殿上,成为大开元寺的一部分。
第一处,就是开元寺大殿后廊檐下的一对刻着印度教经典故事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
上图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复原的元代印度寺庙复原的回形道,可以看到当时的印度寺庙都是以这样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作为建筑主体的支持,但现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有大开元寺的一对。
参观大开元寺的时候,我很好奇,这上面的石刻画像,到底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我找到了答案。
石柱上中部雕刻的是毗湿奴化身的神话故事,下部装饰中国传统吉祥图“爵禄封侯”、“双狮戏球”等,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同在一根石柱上,体现了中国佛教寺庙与印度教寺建筑风格和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处,就是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须弥座的束腰部位73方狮子与狮身人面的辉绿岩浮雕。
它们与南印度朱罗国晚期的印度教寺院里的人面狮身石刻风格极其相似。
小编在参观大雄宝殿的时候,里里外外转了两圈都没有找到这尊狮身人面像,结果问了寺庙里的大师,才知道,原来它们是月台下的须弥座上。
我想大多数人游览时肯定和我一样被恢宏的建筑所吸引,而没注意到基座上的雕刻吧。
作为我国唯一留有印度寺庙遗存的城市,泉州现存印度教石刻近300方,全部为印度教寺的建筑构件,大部分集中发现于开元寺附近区域和泉州南校场区域,除了开元寺,现大部分收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处。
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是泉州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生动例证。
下次各位再去参观大开元寺的时候,可千万别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