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又历时一年的时间拍摄了“二十四节气-桥梁”,始从2020年的立冬至2021年的寒露节气,是继前二辑“花卉”、“建筑”后的第三辑“桥梁”,本辑我选取了各种各样的桥,有古桥、旱桥、公路桥、小区桥、现代的桥、商场里的桥……是为了更多方位地介绍上海的桥。
魔都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中国的大都市,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组合而成的城市森林。和周围浙江省、江苏省的一些城市比起来,上海缺了些柔和的江南味道,多了点现代都市的繁华。但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毗邻东海,水网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沪上有四万多条河道,湖泊40多个。这就意味着上海桥梁数量也是不少。
在上海看桥,也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旅行体验。细心观察,会发现上海有这四种桥梁,分别代表了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和形态,很有意义。
要说上海最有名的古代桥梁,很多老上海人都会想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上的放生桥。这座桥的来头不小,它是整个华东地区最大的五孔石拱桥,建造明代隆庆5年,也就是1571年,后来在清朝嘉庆年间重建。但我拍了其他的古桥。
对于非上海土著来说,上海最有名的桥莫过于诸多电视剧里出现过的这座钢结构桥梁。很多游客误以为影视剧里老上海这座钢结构桥是外白渡桥,但其实细辨之下才发现,原来是浙江路桥。这两座桥长得很相似,也都横跨在苏州河上,都具有老上海风情。
改革开放之后,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那就是“浦字辈”大桥,也就是黄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徐浦大桥、闵浦大桥、奉浦大桥等一系列连接黄浦江两岸的大桥了。这些桥梁,改善了交通,也促使了浦东地区的发展。曾经“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一去不复返。我拍了新改建的桥。
之前这三种桥,有的代表了古代的上海、有的代表近代、有的则是改革开放的标志,现在还有一种桥,代表了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上海滨江东岸22公里的公共空间里,共有12座云桥。这些桥不对机动车开放,专供市民骑行、漫步,连接打通了滨江岸线,而每座桥的造型也各有千秋,漫步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可我拍了旱桥、小区的桥。
还有,上海以桥命名的地方也不少。如提篮桥、东新桥、枫林桥等等。假如朋友们有兴前往,就会发现其实哪里並没有桥,这些名称以何而得呢?原来上海近百年前是一座曲流飞虹,波光天影的“水城”,今日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市区,那时却是浜渠交错,河网密布:一座座木桥,石桥贯穿平濤碧水,只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水城悄悄隐去,桥没名存。今天当我们驻足在无桥处,追溯有桥时,细细玩味,也很有一番情趣。
历史上,上海之成为“东南都会”,颇得利於水。在城厢缓缓流淌的有肇家浜、方浜、薛家浜等,城北有洋泾浜,城西有周泾和泥城浜,城南有陆家浜。今日的延安东路即当年的洋泾浜,浜上曾建有八桥,今浙江路口东新桥就曾旧名。
提篮桥是沪东交通要道,原是提篮观音庙前的小桥,五十多年前已是上海著名的桥啦。斜桥原跨陆家浜的一小石桥,与肇家浜,陈家浜相接,形成斜角故名,同时还派生出方斜路、斜徐路、斜土路等。
过去被称为上海“龙须沟”的肇家浜,现成为了一条花坛相接,车水马龙的林荫大道。尽管浜已填及,桥也拆除,但尚留其名,若以枫林桥为中心,向东有小木桥、大木请和打浦桥;向西有东庙桥、谨纪桥和天钥桥。
此外,西门外西藏南路有南阳桥、还有八仙桥、虹桥、庄家桥等,还从无桥处寻找当年的桥在上海还有更多,这就留给朋友们自己去寻觅吧!
陈盈国先生为国家级高级摄影师、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大学中文、摄影专业。曾在《文汇报》社任职。
陈盈国先生擅长于新闻、人物、建筑、风景等各类摄影;其参加上海“世界摄影家看上海”活动并获奖;还参与多本上海市《上海重大工程》画册的航拍、拍摄;《上海摄影》杂志和其他杂志、画册的编辑和拍摄工作;其摄影作品发表于全国各类报刊、杂志、网站。被作为“邀请嘉宾”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摄影讲座系列授课。在“东华大学”本科及其他摄影专题教学任教……《津门网》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