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腾冲市区西北约4公里的董官村,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永昌道上内地通往缅北、印度的必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清末民初商贾繁荣昌盛的古村,古宅院、古宗祠、古大门等鳞次栉比,蕴含悠久的商贾文化、抗战文化、侨商文化和马帮文化。其传统建筑群落集中、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烈明清建筑特色,2013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董氏祖董救随沐英西征至腾冲,受封武信户侯。西征军“分地防守”,董救部开屯戍守,并将家眷从南京迁入腾冲。明朝末年,董氏六世祖祥叔公迁村于马鞍山脚,逐渐形成了至今600余年的董官村。
在董官村的村口处,屹立着建于1938年的四贞坊,高大的门楼上有光绪帝题的四个大字“高节林立”,由云南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癸卯年科乡试解元周钟岳所书,门楼两侧有石刻对联:“苦志励卷施三世四人称节孝;芳徽扬绰楔一家千古树仪型”。这座牌楼,见证了村落变迁,历经岁月更迭,不仅是董官村的门面,也是董官村的防御堡垒。
清末民初,“极边第一城”腾冲商贾云集,号铺林立,群雄并起,涌现出雄踞四方纵横商海的“东董、西董、南刘、北邓、弯楼子”五大名商,其中家资最富有的“西董”就是指董官村的董氏家族。
董官村西董建筑群现存建筑四栋,分别为董友莲(三老爷)、董友菊(五老爷)、董南轩(六老爷)及其他院落,建筑结构均为穿斗式木构梁架,用材为本地楸木、青石、火山石等,用料考究、做工精良。
西董花园为清式建筑,在里面可以看到花园布局及穿斗式的木构建筑,虽然没有奢华的雕梁画栋,但颇具古雅恬静的中式韵味。现在的西董花园还是一个环境优雅的腾越特色餐厅。
作为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以马帮运输的商贾重镇,一代一代的董官村男人,像和顺的男人们一样跟着马帮的驼铃声出国“走夷方”,女人们则留在了家乡,孝敬父母,抚育儿女。为了呵护家中的女人在洗东西时不受风吹日晒之苦,便在河上铺石修亭,小河上便有了洗衣亭。
洗衣亭,是为生活奔忙远走他乡的男人对自己女人最朴素的情感印记。
2018年2月20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二集《香》播出后,腾冲“木翠稀豆粉”一夜走红,享誉海内外,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至董官村一尝为快,一时间,稀豆粉供不应求。
如今董官村与周边的山林水系、坝子田园形成了“远山苍翠、近村烟火,环村流水、田畴千顷”的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