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商业新闻>中国木构古建筑“四大天王”

中国木构古建筑“四大天王”

2024-12-17 10:01:07

去年6月游览宁波保国寺,寺里有个“中国古建筑展”,其中一份《我国现存12世纪之前主要木构建筑文化遗产名录》引起我的关注,此名录源于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傅熹年和郭黛姮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第二、第三卷,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这份名录按建成年代排列出47处古建筑,

其中名列我国最古老木构建筑前三甲的分别是: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山西平遥县的镇国寺万佛殿,而排在第四位的古建筑竟位于南方,即福建福州市的华林寺大殿,可谓中国木构古建筑“四大天王”,我曾先后浏览过上述四处古建筑,回想起来至今历历在目。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虽然地处山西省五台县境内,但距五台山景区还有83公里,2013年我曾参加山西五台山跟团游,却与南禅寺擦肩而过,一直抱憾不已,时常挂念,2019年5月中旬我再赴山西,第一个目标就是南禅寺。南禅寺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的阳白乡李家庄村,交通不太方便,行前攻略时专门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参考了网友的经验,网上也有每人188元的精品小团,但价格较贵,而且要从太原或五台县始发并往返,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自由行,先从太原南站坐动车至原平西站,次日在原平汽车站购买了前往东冶镇车票,50多公里走了1个小时。东冶镇距南禅寺仅3.5公里,网上有人说去南禅寺仅需3元,但我一看停在路边等候的小巴非常破旧,而且要等人坐满才走,便包了一辆小轿车前往,去南禅寺仅需20元,还可以直接送到寺门口,很快来到位于113省道附近土坡上的的南禅寺,门外“国保”单位的石碑赫然入目,而且无需门票,登记后即可进入,寺院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殿等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实际上这是一座很小的寺院,东西仅51.3米,南北也才60米,总面积为3078平方米,除主体建筑大殿外,其余几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

大殿始建年代不详,但重建年代明确,因为在大殿横梁上有“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修殿法显等谨志”的墨书题字,可以确定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近1240年的历史,而且这还是重建,始建则应更早,大殿建于1.1米高的台基上,殿前筑以月台,我国唐代建筑中多无月台,国内现存几座唐代殿堂有月台者仅南禅寺大殿一例;单檐歇山顶,屋顶坡面较缓,据说是全国现存古建筑中最为平缓的一座,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面阔 11.75米,进深10米,平面近于方形;12根檐柱均无柱础,其中3根抹棱方柱是重建时原物,其余皆为圆柱,是中唐时期维修时更换的。殿内无柱,无天花板,四周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

环绕整座大殿用不了多长时间,但它的鸱吻、它的梁架、它的檐柱都足以让你驻足流连,南禅寺大殿虽然很小,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性格,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的格调,具有典型的中唐时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这里需要普及一下有关知识,所谓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传说鸱吻为龙的九子之一,因能喷浪降雨,故用在屋脊上,取避火灾之意,初作鸱尾之形,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故名鸱吻,东晋已出现鸱吻的雏形,直至隋唐时期,鸱吻的形态基本维持这种形制不变,为鸱吻前阶段,据说南禅寺大殿的鸱吻原来并非此样,1974—1975年落架修缮时,参照唐代渤海国建筑所遗鸱尾及西安大雁塔门楣线刻唐代佛寺图、晋城青莲寺唐碑线刻佛寺图、敦煌唐代壁画佛寺图中的鸱尾形象恢复,尾部变得卷曲上翘,背脊增加鱼形鳍条,造型浑厚立体。

所谓的“斗拱”,就是杠头之上、屋檐之下形似花朵状的木制构件,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用以支撑伸出的屋檐,并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拱传递到立柱,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变化极为显著,唐宋时斗拱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尺度不断缩小,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从南禅寺的大殿还可以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架已经有用“材”(栱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南禅寺为村落中的小佛寺,是非正式的乡村佛堂,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屋顶。

南禅寺大殿虽然不大,但在殿内佛坛上却有17尊珍贵的唐代的彩塑,宽大的佛坛约占室内面积的二分之一,主像释迦佛,体形高大,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两侧有文殊、普贤各骑狮像,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迦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各像比例适度,面形丰满,衣饰华丽,神态自如,体形较六朝柔和,与敦煌唐塑相比如出一辙,是中国现存寺观彩塑中的珍品。由于1999年和2012年发生过多次盗案,这些塑像现已用钢筋围起,不让进入参观,

游人一旦靠近就会报警,也不允许入内拍照,但在门口抬头细细仰看,横梁底部的确有模糊的字迹存在,这就是寺庙年岁的铁证,尽管学界对我国现存几座唐代建筑还有争论,但对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没有异议,1975年进行了大修时,有些部位经过翻新置换,门窗由拱形变成方形,但柱础、柱子和斗拱仍是原物。作为木构建筑能保存千年之久,的确是一个奇迹,这不仅得益于北方干燥的气候条件,也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本来五台山有多达数百座寺庙,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由它来代表大唐的荣光,但是一次席卷全国宗教界的风暴,却让这座山村小庙成为历史的特例。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朝廷大举灭佛,全国许多佛寺都遭到毁坏,五台山是重点打击对象,300多座佛教寺庙被陆续捣毁、拆除,但由于南禅寺地处台外偏僻之处,属于乡村级的寺庙,而且规模较小,州府县志和佛教经籍上均无记载,毫不引人注目,故得以幸免于难,穿过了岁月的尘埃,走到了当今世人的面前,后经宋、元、明、清各代,虽曾有过一些维修和装绘,两厢配殿和山门均经重葺,但唐式大殿的规制结构和殿内唐代塑像都基本保存了下来。我原来一直误以为此殿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首先发现,但南禅寺的工作人员称它与梁思成并无关系,梁思成生前没有来过这里,此寺是上世纪50年代才发现。山西的确是个文物大省,古迹之多令人惊叹,常言道:百年上海千年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此话一点不假,截至2019年10月止,我国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山西一省就有530处,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稳居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首位,比第二位的河南省多111处,是第三位陕西省的近2倍。

恋恋不舍地告别南禅寺,下一步准备前往佛光寺,网友称南禅寺到佛光寺约有41公里,交通不便,需多次转车,而包车游览后去五台县需150元,但在南禅寺临时找车也不现实,所以从南禅寺出来后与小车师傅讨价还价一番,最后也以150元成交,立刻上车出发,途中路况很好,过了豆村镇路口,沿239国道向北不久从一条支路右拐上坡,到佛光寺已过11点。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源于孝文帝的一次偶遇,据史籍记载,公元478年魏孝文帝路经此地时佛光显现,他当即命人在此建佛堂三间,以资供养,故有“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之说。唐代之前五台山范围很大,佛光寺距五台山中心台怀镇约30公里,属于五台山外围寺庙,正位于朝台的古道上,地理位置并不偏僻,隋唐时佛光寺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在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上,佛光寺就居显要地位,直至清代时佛光寺仍是五台山十大寺庙之一,但在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时,佛光寺曾被摧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后唐宣宗复法,佛教再度兴起,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释愿诚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主持重建,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均为此次重建后的遗物,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古建筑中排行仅次于南禅寺大殿,至今也有1160多年历史了。我们下车后从斜坡上行,门前右侧山墙上“佛光寺”三个大字分外醒目

走进大门只见院落宽敞,规模远超南禅寺,据说占地面积达3.4万平方米,是南禅寺的11倍,整个寺院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分为梯田式的三重,依山就势,层层上升,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120余间,除主体建筑东大殿为唐代建筑外,文殊殿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我们进门后向前直行,直奔正中最后的东大殿,先过一大拱门,再爬几十级陡峭的阶梯,最后登上13米的高台,迎面就是位于全寺位置最高、最后的一重院落中的东大殿,居高临下,坐东朝西,面阔7间,宽34米,是南禅寺大佛殿面阔的3倍,进深4间,深近18米,由22根外柱和14根内柱围合而成。

东大殿虽然比南禅寺大佛殿晚75年,但规模比南禅寺大殿大多了,占地面积是后者的5.2倍,曾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且后世维修干预改动较少,完整地保留了唐代建筑风貌,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大殿为单檐庑殿顶,高度几乎占到了建筑的一半,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

屋檐出挑长达3.96米,坡度显得舒展平缓,殿身与屋顶之间的斗拱硕大,在整个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别突出,具有很好的结构作用和装饰效果,斗拱前部尖突,体现出明显的唐宋特征,所用的七辅作斗拱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古建筑中被发现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斗拱,据说其出檐甚至比故宫的太和殿还长出近1米,这么长的屋檐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

走近仰看,大门上方的“佛光真容禅寺”匾额字色全褪,苍老古朴,而这大门也不寻常,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在大门门板后面发现了大量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题记、留言,可见此门也为唐代遗物,应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也有不少古人留下的题记,字迹非常清楚,也是珍贵的唐人墨迹。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据说其中有1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还有1尊是愿诚和尚,可惜游人不得入内,无法欣赏,我们只能在门外看到正中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

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表皮金黄的油松,年岁已超千年,依然郁郁葱葱,殿前正中有一石制经幢,高 3.2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但幢顶宝盖已失,看上去其貌不扬,很不起眼,幢身刻有“大中十一年十月建造”字样及“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与殿内大梁最左面梁架底部注明的捐建人一致,二者相互印证,可以证明东大殿的具体建筑年代

宋、金、明、清各代,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但因现在庙宇集中的台怀镇,主要是宋代以后才开始建设的,佛光寺不在五台山的中心区域,后来交通状况也发生改变,到近代时这里已成台外的僻野之乡,此寺渐渐变得鲜为人知,1902年及1907 年,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和德国学者恩斯特· 伯施曼先后到访过五台山,但他们因止步台怀及诸个台顶,都与台外的佛光寺失之交臂。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乘骡车来到五台县,凭着敦煌壁画中绘有“大佛光之寺”的《五台山图》以及《清凉山志》对佛光寺的记载,与中国营造学社一行人几经周转,最后步行至豆村镇附近,终于发现了这座藏于深山之中的千年古刹,当拭去千年的灰尘与蝙蝠的积粪后,他们在大殿北边纵梁上发现唐代墨书,据说这要归功于林徽茵的远视眼,独独看清了“女弟子宁公遇”这个人名,

经过与大殿外的经幢上所刻内容互相比对印证,终于确证东大殿为唐代木结构建筑,梁思成先生欣喜地在日记里写道:“当时夕阳西下,映得整个庭院都放出光芒。这是我从事古建筑以来最快乐的一天!”梁思成回京后撰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登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最经典的评语是:“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打破了日本学者伊东忠太所谓“中国大地已没有唐代以前的木构建筑,要想亲眼目睹只能到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去”之断言,佛光寺寂静多年的山门,从此向世人敞开。据殿前介绍牌称,在我国现存唐代建筑中,佛光寺东大殿的等级标准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其唐塑、壁画和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很高,人称“四绝”,1961年佛光寺与南禅寺一起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会昌灭法时唯一幸存的祖师塔则位于大殿右侧,约8米高,二层六角,上小下大,砖砌涂白,无纪年铭刻,当年梁思成根据其形式判断为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所建,比南禅寺至少还早248年,是佛光寺里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北魏砖石塔之一(另一为公元520年的登封嵩岳寺塔),其形制是国内仅见的孤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距省会太原107公里,被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在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界定清单中除了“一城”外,还有“二寺”,其中之一便是以建筑而征服世人的镇国寺,有人甚至说,来平遥不去镇国寺乃人生一大憾事。我去过平遥古城两次,2020年9月第二次前往时,便将镇国寺列入计划行程中,该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处,在平遥站前丁字路口有半小时一趟的209路公交车往返,当我们在镇国寺门外下车时,偌大的停车场显得空荡荡的。镇国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892平方米,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天王殿就是山门,

左右钟鼓楼始建于元代,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为平遥县最古老的铁钟,从寺内碑文可知,寺院的建设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元明利用隙地,前筑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后建三佛楼和东西厢房,观音、地藏二殿,清雍正、乾隆年间重修东西两廊,才达到今天的规模,可以说每个时期都有建筑遗存。进入山门后就是前院,主体建筑的万佛殿既是全寺的精华所在,也是寺内现存最早的建筑,殿脊下有“惟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叁月建造”的题记和修建工匠的题名,寺中现存的碑刻也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佐证,证实此殿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58年的历史,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佛光寺,位居中国现存木构建筑第三位,比南禅寺晚181年,比佛光寺晚106年,并称为我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的三大瑰宝,由于年代的久远,门上殿名匾的字迹也已斑驳难辨。

北汉(公元951―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角),历四主共29年,后被北宋所灭,镇国寺原名京城寺,距晋阳不过百里,寺名的来历可能与此有关,但是否皇家敕建尚需考证。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是中国大分裂、大动荡的割据战乱时期,宋太祖曾三征北汉,直至宋太宗赵光义才完成兄长未竟的统一大业,荡平北汉,焚毁晋阳,许多建筑都在战火中被毁,万佛殿得以幸存实属不易,作为国内现存五代时少数几处木构古建筑之一,更显得弥足珍贵。

万佛殿面阔三间,宽11.57米,深10.77米,平面也近于方形,与南禅寺大殿相差无几,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坡度为1:3.65,为了保护屋檐下的木结构不被雨水毁坏,采用了特大的出檐,屋檐挑出约相当柱高的一半,形成稳重浑朴的外观,但出檐过大会影响到室内的采光,所以又采用了“屋顶举折,屋角反翘”的结构,使整个沉重而庞大的屋顶坡度舒展平缓,显得非常轻松活泼,既保留和继承了唐代的宏大雄壮,在建筑功能和结构艺术方面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大殿前无月台,台基也比较矮,明间辟门,次间槛窗,不用天花,形制古朴,部分的做法与南禅寺大殿相同,仅梁栿层数增多而已

巨大的七辅作斗拱,托举出壮观的屋顶,出檐达到2.94米,屋顶下斗拱前部尖突,其外形与佛光寺东大殿几乎完全相同,但斗栱总高1.85米,超过了柱高的三分之二,也使殿顶形如伞状,气势雄伟,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当然也有僭越规制的嫌疑。

五代至宋初,斗拱用材大,但在面阔三间的殿宇使用七铺作斗拱,在中国历代寺庙建筑中实属罕见,此殿用材相当于营造法式中的四等材,符合三开间小殿的规制,但殿宇规模不大却使用如此硕大的斗栱,其总高和斗拱柱高比甚至超过了佛光寺东大殿,由于殿前地势局促,如从殿后看屋顶的气势更加明显。

据说万佛殿兴建之初,四周采用木板墙,金代时毁于地震,由于整个建筑采用的是12根立柱支撑,因此墙倒屋不塌,巍然屹立了600多年,直到清嘉庆年间才砌起砖墙,但砖墙基本不承重,仍只是围护结构,殿内无立柱,使进入殿内的人视线一目了然。万佛殿在金、元、明、清均有修葺,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改称现名,一直延用至今,但殿内只有题记“大明嘉靖十九年岁次庚子二月修补 京城寺改为镇国寺”寥寥几字,未说明改名的原因。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重修时更换过很多构件,但构架方法和构件形式基本上保存五代宋初建筑形制,具有浓郁的大唐遗风。

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而且均可入内参观、拍照,没有任何限制禁令,其中以万佛殿内的塑像最为珍贵,殿内中央为佛坛,正中设须弥座释迦牟尼坐像,旁边站立迦叶、阿南二弟子,加上菩萨、金刚、供养人共有14尊塑像,除观音、善财、龙女3尊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外,其余皆为五代建殿时的原物,面目丰满、腴润,身躯高大、健壮,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

五代为时短暂,战乱频繁,文物建筑遗存甚少,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全国仅有几座,彩塑作品更为罕见,除敦煌莫高窟中有少量五代彩塑外,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为研究我国雕塑发展史提供了极为可贵的实物佐证,这些彩塑上承唐代雄浑饱满丰腴柔丽特征,下启宋代的沉静格调和现世情怀,尤其是所处的历史时代至为重要,对研究唐、宋彩塑艺术演变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过了万佛殿就是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中为三佛殿,除观音殿外,各殿内塑像俱存,但后院非常冷清,只有我一人独游。

1988年镇国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虽然镇国寺历史十分悠久,但名气并不算很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处被人忽视的景区,相比于熙熙攘攘的平遥古城,来这里的游客较少,显得门庭冷落,但越是留恋古城的热闹喧哗,也就越容易错过城外的风景,对普通游客而言,平遥古城的明清建筑群落和满街花哨的商铺为其最爱;对古建爱好者而言,古城外近在咫尺的镇国寺才是真正的艺术圣地。

早年我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称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宁波保国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距今已逾千年,但后来这种说法已被颠覆,在《我国现存12世纪之前主要木构建筑文化遗产名录》中,江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就在福建省福州市,位于屏山南麓华林路上的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比镇国寺万佛殿仅差一年,但比宁波保国寺要早59年,居中国木构古建筑的第四位,是全寺唯一遗留至今的建筑,而保国寺仅居第十一位。去一次山西不容易,福州华林寺倒是很近,2018年为此我专门走了一趟,实地探个究竟,华林寺位于福建省政府大门右侧,交通比较方便,但游人甚少,门可罗雀。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动辄大几十上百的新庙,人们趋之若鹜,而这些顶级国宝,真正的千年古庙,门票仅需5元,却还是门庭冷落。我在寺内走了一圈,没有看到对大殿的专题介绍,U字形回廊里陈列着许多照片和文字解说,全是福州及各县的古建筑,华林寺仅占其中一页。

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载,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但这座建筑实质上和北宋没有半点关系,当时闽国虽已灭亡,北宋已建立第五年,但福建仍在吴越国国王钱锷的统治下,福州郡守鲍修让拆除五代闽王宫殿等建筑用于修建华林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是官宦贵胄专用的寺院,14年后吴越国向宋纳土,福州才并入北宋版图,因此,华林寺大殿实际是在吴越国时期建造的,故大殿也可视为五代十国末期的建筑。1958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一度定为南宋建筑,其后几经考察,又做了全面测绘,确认其风格型制颇具隋唐遗风,建造年代不会晚于五代末北宋初,华林寺由此取代宁波保国寺,一跃成为江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上世纪80年代大殿落架大修时,对各个主要部位的构件取样,经由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碳-14测定,确认华林寺大殿梁架与斗拱等构架为最初的原物,受测样品时间普遍达1300年,比现在所能找到的最早记载还要早300多年,这里因为华林寺是利用闽王宫殿拆除下来的材料修建的,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开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时期(公元933年)或更早,闽为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09年—945年),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公元945年被南唐所灭。宋代福州宗教盛行,越山吉祥禅院逐渐过渡为普通百姓信奉佛教的一家寺院,为福州名刹,在众多的寺院中素负盛名,宋高宗曾因宠臣王继先被贬谪寓居于此,特御书“越山”、“环峰”刻石于寺,至今篆书残碑犹存。

明初寺废,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重建,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明英宗御赐匾额“华林寺”,一直沿用至今,此寺在历史上多次整修,门前直梁上就有“清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孟冬立”的字迹,林则徐曾为它题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并撰《重修越山华林禅寺碑记》一文,勒石以志。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同年却差一点被拆,是省政协委员提出紧急提案后才得以保存下来。一千多年来,华林寺几经废兴,仅存这座大雄宝殿为宋代遗构,主要构件(梁架、斗拱等)仍为初建时的原物,山外门的重修碑记也称大殿为五代原构架,我国江南地区多雨、潮湿,古代木构建筑很难保存,华林寺大殿这座千年木构遗珍,能保存至今确实是一个奇迹。

在《我国现存12世纪之前主要木构建筑文化遗产名录》前24处建筑中,位于长江以南的仅三处,“四大天王”前三甲均在北方,江南仅有华林寺这一处,因此,在宋代木构建筑本来就保存很少的南方地区,此殿尤显珍贵,是研究中国南方古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85—1990年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大殿落架大修,并整体向东南迁移了14.6米、南移8.3米,不仅移动了位置,还垫高了台基,构架方面将清代增建的部分全部拆除,仅保留五代原件,将原有木料灌浆补强,还按照宋《营造法式》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等建筑,重新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群。

华林寺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包裹着宋代初建时的构架,在古朴雄浑中显出南方建筑特有的轻快秀丽格调,单檐歇山顶,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15.87米,进深四间14.68米,面积574平方米,均大于南禅、万佛两寺,大殿总高15.5米,共用檐柱14根,内柱4根,皆为丰盈粗拙的梭形柱,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柱身并不是直的,而是中间大两边小呈梭子形,即各柱最大直径在下部三分之一处,这种两头卷杀做法曾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后在中国极为少见。虽然大殿内原有的佛像和陈设早已荡然无存,但地上还放着几块木质老构件,看上去古朴硕大,应是原物无疑,但大殿上方的大梁和斗拱大部分看上去都很新,在屋檐四角树着起保护作用的铁杆更是刹风景。

华林寺大殿柱以上几乎全用斗栱支撑,梁的作用反而比斗栱小,斗拱总高为檐柱高的四分之三,组合严谨,用材硕大,单材31.5×16厘米,断面为2:1,是同时代实物中罕见的断面比例,造型独特的下昂昂嘴,上部呈曲线型,而不是北方寺庙的尖突状。与北方唐宋古建筑标准材高、厚比一般约为3:2不同,我国南方的宋、元古建筑中,材的高、厚比更接近 2:1,看上去比较“瘦”,华林寺标准材为 30CM:16CM 的比值 15:8,接近 2:1,其建造手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12世纪末日本镰仓时期的“大佛样”、“天竺样”建筑风格影响颇大。此外,宋《营造法式》规定,九间或十一间大殿方能用一等材,在现存中国古建筑中,只有七开间的佛光寺东大殿以及九开间的辽代建筑奉国寺大雄殿,使用一等材或超过一等材的斗拱,华林寺大殿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却用超规格的一等材,构件硕大且外形精美,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特例,但上世纪80年代那次修复工程在学界也引发了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屋顶处理方式和清末添加部分的处理上,修复后的大殿改用了北方清代的做法,瓦片也改成了筒板瓦,屋脊端的鸱尾等也缺乏依据,这种鱼形吻在南方古建筑中十分常见,修复完全可以按照此种形式,但复原时却选用了一个辽式鸱吻,有点不伦不类。

从《我国现存12世纪之前主要木构建筑文化遗产名录》中,我还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不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还是长江以南现存的最古老建筑,无一例外均为佛教寺庙,而非宫殿或其他建筑,这倒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皇家宫殿应该比寺庙用料更精,设计更佳,质量更高,保护更好,为什么在名录中未占有一席之地呢?最近,看了央视《宫殿千年风云》电视片,该片回顾从秦到南宋皇宫的悲惨遭遇,秦咸阳宫被项羽焚毁,汉未央宫也是被农民起义烧了,唐大明宫被节度使朱温拆了,南宋临安城被民居火灾殃及。我再上网一查,情况更为严重,东汉洛阳是董卓烧的,唐大明宫在黄巢退出后先被官军焚烧十之六七,继被勤王的沙陀军、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政变太监三次破坏,最后才被朱温拆了,将木料顺渭河运到洛阳另建宫殿。南宋皇宫的火灾也被怀疑是元人所为,民居火灾殃及说并无依据,实际上也不可能。元大都是朱元璋焚毁,只有金国没有摧毁汴京,改为陪都,宋故宫后毁于火灾。清朝也没有对明皇宫下手,继续沿用,就是今天的故宫,因此,我的疑惑由此可以得到部分答案: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叠往往是通过武装斗争的血雨腥风,而作为统治阶级权力象征的皇宫建筑,便成为兵灾战火摧毁的首要目标,实际上大多数皇宫在攻城时并无大碍,往往都是占领后才将其破坏,但不论如何改朝换代,宗教寺庙始终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会昌法难是仅有的例外),特别是偏僻边远的寺庙,很少受到兵荒马乱的人为破坏,保存至今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还有一个疑惑,网上称唐代建筑全国尚存4处,均在山西,除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外,还有建于公元831年的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正殿和建于公元907年的山西平顺县天台庵,但不知《我国现存12世纪之前主要木构建筑文化遗产名录》为何未将上述两地列入。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