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商业新闻>318国道旁,五小叶槭在“森林秘境”生长

318国道旁,五小叶槭在“森林秘境”生长

2025-01-15 10:01:10

保留着一片珍贵的自然之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格西沟是个遥远又陌生的地方,然而它并非遗世独立,也许偶然间,你已在此短暂停留。国道318线从保护区中部穿越而过,从雅江县海拔2800米处,到剪子山4702米垭口,一路曲折蜿蜒,短短几十里路程海拔就上升了近2000米。

巨大的海拔落差让行车期间的人们能切身感受到沿途植被的垂直变化,从针阔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栎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到高山流石滩,各种植被类型齐全。

在海拔3000多米的深山中,保存有完好的高山栎林。悬垂的丝状物是附生在枝干上的松萝,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地带,为大面积的高山草甸,由于常年的高寒气候,这里的植物低矮稀疏。

五小叶槭:从“被灭绝”到“再发现”

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这种美丽的植物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分化的一个种类,适应严酷的生长环境,种子空壳率很高,发芽率很低,自身繁殖非常不易,整个种群的处境岌岌可危。

▲5片分裂开来的小叶是五小叶槭的辨识特点。

1929年,美国博物学家约瑟夫·洛克首先在四川木里县发现五小叶槭,两年后,德国植物学家迪尔斯为其命名。1948年,中国植物学界老前辈胡先骕和郑万钧将其定为槭属一个新组——五小叶槭组。之后很少有人发现五小叶槭的踪影,一度认为该物种已经灭绝。

1982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进行四川西部植被考察时,意外地在雅砻江支流九龙河下游采集到两份五小叶槭标本。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珍稀植物开始重新出现。

2006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印开蒲研究员在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五小叶槭种群,数量为260多株,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种群。

▲保护区的碎石坡上,五小叶槭成片生长,而随时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严重威胁着种群的生存。

目前,全世界调查发现的五小叶槭仅约500株,都只生活在雅砻江流域狭窄的山涧之中。为了有效保护,2016年,该物种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五小叶槭定级为极危(CR),并于2019年3月正式发布。

而雅江也在积极地展开五小叶槭的保护。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实验区内建设有保护区苗木基地,引种五小叶槭、高山杜鹃、康定云杉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人工扩繁,并逐步让人工繁殖的个体回归自然。

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保存有许多第三纪及其以前的古老植物,康定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 MONTIGENA)就在这里幸存。这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数量稀少,其发现与保护历程也充满了曲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康定云杉的分布数量就已十分稀少,70年代以后,几乎难见踪迹,80年代时期,印开蒲研究员在榆林乡寻找到一株康定云杉活体,然而惨遭砍伐。1995年甘孜州林科所贺家仁教授在九龙县鸡丑山林场苗圃发现了一株康定云杉幼苗,但培育死亡。

2009年10月,甘孜州林科所在雅江县发现了一个小型的康定云杉居群,此后随即采取保护行动,通过采集康定云杉种子在苗圃进行培育并移植野外,最终保存了几百株康定云杉幼苗。

▲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古老的康定云杉(图中左株)伫立在318国道旁,这样高大的康定云杉已十分罕见。

▲阳光照耀着康定云杉的球果,可以清晰地看见球果在成熟前,种鳞露出部分背部绿色,上部边缘呈红色或紫红色。

大紫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为中国特有种,仅栖居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南部和中部、西藏东南部。它们羽色华丽,善于模仿人语,博得了人类的喜爱,但也因此遭到灭绝性捕捉,加上栖息地破碎化等原因,如今,残存的野外种群已不多见,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格西沟广袤的森林是大紫胸鹦鹉仅存的家园之一,每年8月份前后,在保护区都能见到上百只的大紫胸鹦鹉,在针叶林内相互追逐嬉戏,鸣声洪亮。

豹(PANTHERA PARDUS),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大型旗舰物种,历史上曾遍布于我国各地的山林,但是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经历了严重的退缩,现在在我国仅零散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中段的南坡地区。

豹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的稳定繁衍不仅需要足够大的栖息环境,还需要有足够丰富的猎物。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广袤的森林,其中栖居着毛冠鹿、中华斑羚、林麝、珀氏长吻松鼠等各种野生动物,为豹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如今,人类才是豹一个福祸攸关的重要因素。在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四川甘孜州地区,人们因宗教信仰而笃信“不杀生”教义,也让豹在这一带稳定繁衍成为可能。

▲经过多年的调查,推测保护区内有稳定而繁荣的豹种群,丰富的有蹄类动物是豹种群健康的重要保障。

▲保护区内,豹妈妈叼着小幼豹正在搬家,红外相机记录下了这一难得画面。

以上这些珍稀濒危物种仅仅是我们对格西沟有限的了解,它们在这里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与其它万物息息相关,共生共荣,一起构成充满希望的生态世界。

▲四川雉鹑: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为中国特有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活跃于保护区的高山栎林和杜鹃林中,据统计,这里的四川雉鹑平均密度约为每公顷0.8只,数量在3200只左右。

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母子在保护区的森林中逗留。站立的小熊胸前的“V”字形白斑十分显眼。比起小熊,黑熊妈妈的体型高大很多,相当霸气。

身着彩色羽衣的花彩雀莺(LEPTOPOECILE SOPHIAE)立在枝头上,它主要取食保护区内的昆虫,秋冬季时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此时,在阴暗潮湿的林下石缝中,扇唇舌喙兰(HEMIPILIA FLABELLATA)也正悄然开放,绚丽的花朵犹如展翅飞翔的和平鸽。

相较而言,路边的偏翅唐松草(THALICTRUM DELAVAYI)盛放的姿态更为自由疏朗,细长的花茎上缀满紫色的花朵。

从森林到草甸,从珍稀至多彩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