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崖州古城,这也是我2023年来海南三亚度假行前往瞻仰,并深刻感受三亚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景区。
2023年1月20上午,记者一行从海上大都会左岸的居所出发,驱车驶上海南西线高速公路,经过大约50分钟左右的车程,顺利抵达位于三亚市西40多公里处的三亚市崖城镇,即崖州古城的所在地。
来前我做了一些攻略,大致了解一下崖州古城的相关情况。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南方三郡,崖州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古代被称为“外檄”的边界。
海南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在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繁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海南旅游胜地。特别是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如今的崖州城的城门已修缮一新,显得雄伟壮观,每年都吸引海内外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的车径直驶到距离崖州古城城门楼不远的位置,下车后向前方眺望,壮观的崖州古城城池即城门楼就异常醒目地映入人们的眼帘。
漫步来到古城前,在沿城墙下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几座活灵活现,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的铜质雕像分布其间,吸引着人们在此拍照留影。抬头看长长的城墙上,上书“古城崖州”的众多面红黄相间的彩旗迎风飘扬。
走到城墙的正中就是崖州古城的城门楼。城门楼上方黑底红字的“文明门”十分抢眼。 “文明门”三字是清代磨石碑刻,字迹清晰如故。它也是几经劫难而残存的唯一崖州古城真迹。修复后的南门上添建一座两层亭式棱房——文明楼与城门浑成一体,使之更加雄伟壮观。
史载,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为土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始砌砖墙,绍定六年(1233年)扩大城址,开东、西、南三个城门。古城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成为南疆规模较大的坚固城池。
顺着文明门下的城门洞进入古城后出来,迎面是一座上书三个红字“少司徒”的石牌坊,牌坊后面就是一面红色的影壁墙,中间四个黄色大字“德侔天地”。
德侔天地这个词,一般指古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推崇,认为其德与天地齐同,与日月同辉,即“德侔天地”。现今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内东侧有石坊就名为“德侔天地”,这也见证了崖州古城与孔子紧密相连的关系。
绕过红色影壁墙过了一条小马路就来到了崖城学宫前。宫前有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3年5月3日公布,海南省人民政府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崖城学宫”的文物碑。
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的崖州学宫,是赫赫有名的古崖州最高学府,也是我国地理位置上最南端的祭祀拜谒的孔庙,在崖州文化教育史上曾留下重重的一笔,也是古崖州历史文化的象征。
崖城学宫外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学宫的正门是一座侧开,并不大的小门,进入上书有着“礼门”的二字的门楼,就来到了崖城学宫的庭院。
在前东西庑廊中分别为黄道婆与冼夫人的塑像相对而立。史载,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居住在崖城水南村近40年之久,向当地黎族人民传播纺织技术。
而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被奉为“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她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她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
可以这样说,记者已经去过分布在北京国子监、山东曲阜、浙江衢州等全国的几座孔府,但是相比较而言,海南崖州学宫孔庙是最小的。虽说如此,但是孔庙的建制规模还是比较全的。有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
继续再往前行,就进入了学宫的大成门,之后就是大成殿。2007年对孔庙后面的崇圣祠和东面的明伦堂进行修复。
修复后的崖城学宫恢复了大成殿、大成门里面的主要器物的陈设,展示孔庙原有的历史风貌。
进入大成殿后正面是端庄正坐的孔子塑像,两面分别各有;两尊相对而坐的塑像,分别为颜子、曾子和子思、孟子;以及木雕神龛;十二哲人牌位;大小供桌、香炉烛台和各种祭器。
崖州学宫对当地人文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崖州人喜文习字、擅长琴棋书画之风气世代传承。当地成立了诗联社、书画社和诗词楹联协会,在诗文书画创作极为活跃。修葺一新的学宫孔庙,也是崖城老街上的一大亮点。
记者一行的拜谒瞻仰崖州古城之旅,令人从一个侧面深刻的感受到了厚重的三亚历史文化的底蕴,可谓不虚此行,获益匪浅……(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