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展览馆出来,东北角忙碌的工地是正在建设的是杭州中心项目。项目由华润、绿城、杭州地铁三方合作,是地铁1号线、3号线武林广场站地铁上盖的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两座塔楼加裙楼构成,两座塔楼高约130米,地下六层,是集四季酒店、商业和高端写字楼为一体的市中心地标性建筑。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中心项目西北角有一外挑27.7米、竖跨21.2米,位于杭州地铁武林广场车站正上方的超大空间异型悬挑钢结构,现在正在做玻璃幕墙的收尾工作。趁这个机会我现场给女儿科普了一下超高层建筑相关知识,应景发挥女儿听得津津有味。
题外话就不多说了,去看看京杭大运河武林门码头情况,计划今晚坐夜游船欣赏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夜景。然而当我们16:56走到武林门码头牌坊一看傻眼了,周围都是工人和机械在施工,再看旁边贴了张公告:因杭州市武林门码头及文化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施工影响。自2022年5月6日起,水上巴士武林门站暂停使用,恢复时间另行公告。坐船夜游运河的计划就这样落空了。
这时已是下午五点,我们绕过正在施工的武林门码头来到西湖文化广场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好运杭州四个大字及西湖文化广场的地标性建筑: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西湖文化广场就在京杭大运河北侧,占地13.3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室外广场约10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广场的建筑群分A、B、C、D、E五大区块,其中A、B、C、D建筑群,分布有浙江省科技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文化艺术中心、环球中心商务楼。E区则分布有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浙江画院等。西湖文化广场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整个广场设计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结合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时间已经过了下午五点,主要历史、文化、科技展馆都已经关门,唯有下次来杭州再找机会在这里好好感悟杭州乃至浙江的历史、文化、科技魅力。在室外广场闲逛了一会,我们打算进去裙楼里面找个卫生间上厕所。我们沿着B区和C区之间的过道往里走,大约走了八九十米,我们发现右手边B区一间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门口聚集了十几个人。我和女儿走上前去一了解感觉有戏,只用扫码关注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小程序里面实时24小时博物馆预约即可。这时已经下午五点半,我选择预约了18:00-19:00这个时间段,听说每小时的人数会被控制在100人左右。预约完正好对面C区一楼是个电影院,我带着女儿扫码亮码测体温顺顺当当进去影院闲逛顺便把厕所上了。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傍晚六点,我和女儿凭着预约很方便地进去了24小时博物馆。这是浙江自然博物院把B区沿街300平方米的门面房分隔出来,打造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博物馆,它可是全国首家24小时开放的国有博物馆。展览以身边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为主题,甄选了浙江地区出现的300余件动物、植物、矿物标本,设置了“元宇宙剧场”,穿插互动展项16个,运用时下的数字技术,呈现海量的藏品信息,配套多元的研学活动,有力激发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博物馆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上午10点半开放,晚上24时闭馆;星期六和星期日,全天24小时开放。延长夜间开放时间,着力提升博物院的教育服务功能,对接上提升学生课后服务水平的新要求,满足学生课后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服务于杭州市民、外地游客晚间参观博物馆的新期盼。
一进入博物馆,女儿就被那恐龙化石标本和元宇宙剧场给迷住了。在元宇宙剧场,数字人讲解员华智云,为大家开启了浙江自然博物院的云上展馆,你可以选择看恐龙进化、人类起源等科普影片。按动展柜上鸟类标本下的按钮,就能听到悦耳的鸣叫;把鱼类简笔画上色后,用AR(增强现实)装置扫描,投影幕布上就有鱼儿轻盈流动;在摄像头前扫描植物画板,VR(虚拟现实)屏幕上的花卉活色生香。在五谷杂粮展柜,观众正在观察多种粮食作物、药用植物以及芳香植物的种子。馆内还有阅读空间,观众可以在书柜上取阅相关书籍,再点上一杯咖啡,静心阅读。确实无聊的话又无处去的话,你可以在这里静静地呆上一晚。